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4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6-10-1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Crile教授生平简介
    孙彦;屠规益
    2006 (5):  397-398. 
    摘要 ( 647 )   PDF(406KB) ( 236 )  
    [编者按] 今年是颈淋巴清扫术问世100周年,本刊特发表此文,以纪念这一手术的创立者Crile教授。
    George W. Crile(1864-1943)是科学家和医生,美国最杰出的外科学家之一。他因在休克、血压、输血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著名,特别是他因在甲状腺与头颈外科等方面的卓越技能而享有盛誉。他致力于美国外科医师学院的创建,著有20余部医学著作。在20世纪初,他最早描述和实施了喉癌和其他颈部恶性肿瘤的根治性颈清扫术;1906年,他在JAMA发表论文,报道了132例颈清扫术的经验。在他的首次报道发表之后,根治性颈清扫术成为头颈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经典治疗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垂直斜方肌肌皮瓣修复枕部术后组织缺损3例报道
    王军;范向达
    2006 (5):  393-396. 
    摘要 ( 540 )   PDF(727KB) ( 331 )  
    目的:介绍应用垂直斜方肌肌皮瓣同期修复枕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2005年6月~2006年4月,采用垂直斜方肌肌皮瓣同期修复枕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3例,其中基底细胞癌1例,鳞状细胞癌1例,皮肤汗腺癌1例。3例均在当地医院作肿瘤局部手术切除后复发,遗留术后植皮坏死、颈淋巴结转移。根据组织缺损部位和大小设计肌皮瓣,同期行颈清扫术后,将肌皮瓣转移至枕项部,修复缺损。结果:3例肌皮瓣全部成活,修复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垂直斜方肌肌皮瓣修复枕部缺损比较实用,术中不需要变更体位,可与联合根治术同期完成,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号转导异常与成釉细胞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黄跃;王旭东
    2006 (5):  389-392. 
    摘要 ( 496 )   PDF(588KB) ( 226 )  
    成釉细胞瘤是具有局部侵袭性和易复发的良性牙源性肿瘤。目前的研究发现,成釉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与信号转导异常密切相关。作者从增殖失控、凋亡受阻、侵袭等3个方面,论述了成釉细胞瘤与信号转导异常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颌面创伤调查现况
    何锦泉;张益
    2006 (5):  385-388. 
    摘要 ( 545 )   PDF(637KB) ( 350 )  
    作者对近15年来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颌面部创伤约占全身伤的11%~34%,国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创伤以青壮年多见,10~39岁年龄段是发病高峰,40岁以后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男性发生率比女性高,男女比例约为2.11~6.11∶1。主要致伤原因是交通事故、斗殴、高处坠落、运动创伤和工伤等,在大多数国家,最常见的原因是交通事故,有的国家和地区则以斗殴常见。颌面部创伤常伴有其他部位损伤,最常见的是颅脑损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犬颌面部爆炸伤合并颅脑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张明;刘彦普;雷德林;等
    2006 (5):  381-384. 
    摘要 ( 457 )   PDF(726KB) ( 373 )  
    目的:研究颌面部爆炸伤合并颅脑损伤的特点及与生物力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将1.0g TNT当量的球型爆炸源置于不同部位,对犬的颌面部引爆致伤,记录并采集致伤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由于球型爆炸源在面部不同部位引爆,各组间的应力、加速度、应变的测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而且颌面部与颅脑伤情也完全不同。结论:冲击波压力、颅颌骨冲击加速度及颅颌骨应变,是颌面部爆炸伤合并颅脑损伤致伤效应的重要生物力学参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弧氧化钛基种植材料对成骨细胞早期黏附的影响
    杨成;孟丽娥;黄韬;等
    2006 (5):  376-380. 
    摘要 ( 482 )   PDF(957KB) ( 389 )  
    目的:检测纯钛种植体材料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表面改性后的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探讨微弧氧化技术在钛种植体表面改性中的价值。方法:在纯钛种植体材料表面用微弧氧化法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薄膜,将MAO改性钛种植体材料作为实验组Ⅰ,将纯钛表面阳极氧化改性处理的种植体材料作为实验组Ⅱ,并设立对照组Ⅰ(纯钛种植体材料)和对照组Ⅱ(即细胞直接生长在培养板上),分别进行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等检测,比较成骨细胞的黏附水平,对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AO改性后生成粗糙、多孔的陶瓷薄膜层,与处理前电解液成分相比,钙磷比无显著改变。MAO改性钛组黏附的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而对照组Ⅰ、Ⅱ的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阳极氧化表面改性材料相比,该钛基微弧氧化薄膜层能够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附着,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hBMP-2/DFDBA复合材料植入大鼠体内不同部位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李祖兵;曹清清
    2006 (5):  371-375. 
    摘要 ( 456 )   PDF(832KB) ( 247 )  
    目的:比较rhBMP-2/DFDBA复合材料和单纯DFDBA材料在大鼠体内血管及肌、肌、皮下和脂肪组织4个不同部位异位植入后的血管再生能力。方法:72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先根据植入材料不同分2组,即rhBMP-2/DFDBA复合材料(A组)和单纯DFDBA材料(B组),再按植入部位不同进一步分为4组,分别植入大鼠的背阔肌及血管(血管及肌组)、背阔肌(肌组)、背部皮下组织(皮下组)和腹部脂肪组织(脂肪组)4个不同部位。于术后2、4、8周处死动物后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VEGF表达的图像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A组新生血管数量和VEGF的表达均高于B组。不同的植入部位,以血管及肌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最多,VEGF表达最强,其次是肌组、皮下组,脂肪组最弱。结论: 当加入外源性rhBMP-2时,rhBMP-2/DFDBA复合物可以表现出更强的血管再生能力;不同组织中, rhBMP-2/DFDBA复合植入物的血管再生能力有所不同,其中以血管及肌组织最强,肌组织和皮下组织次之,脂肪组织最弱,这可能由各组织的血流速率不同所引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舌鳞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和鉴定
    李思毅;张尚权;张陈平;等
    2006 (5):  366-370. 
    摘要 ( 536 )   PDF(947KB) ( 320 )  
    目的:探讨应用GM-CSF、IL-4、TNF-α及肿瘤细胞裂解液体外诱导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方法:选取10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和6例健康人,抽取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贴壁获得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在体外先后加入GM-CSF、IL-4和肿瘤细胞裂解液、TNF-α诱导培养,获得成熟DC,进行形态学观察,以流式细胞术检测DC标志物表达率。实验中设置舌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肿瘤裂解液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9d诱导培养,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增大,相差显微镜、HE染色和扫描显微镜下均见细胞表面树突状突起,呈典型DC形态。舌癌组DC平均获得率9.9%,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P=0.1287)。舌癌组成熟DC标志物CD83表达率为37.19%,共刺激因子CD40、CD80和MHC分子HLA-DR的表达率分别为51.79%、48.43%和65.82%,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细胞裂解液诱导组较对照组可获得更高的DC获得率和成熟率,分别为P=0.0186和P=0.0473。结论:舌癌患者外周血来源DC前体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可以转变为形态和功能成熟的DC;肿瘤细胞裂解液刺激,有助于提高DC获得率和成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疗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p65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刘桂军;张东升;韩俊庆;等
    2006 (5):  361-365. 
    摘要 ( 544 )   PDF(868KB) ( 265 )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CC)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 B p65(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 B p65)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放射线引起唾液腺腺样囊性癌p65信号传导通路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进行细胞培养,在培养皿底部均匀贴附1~2层细胞时,予以不同剂量高能X线照射。继续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并在不同时间段对细胞进行NFκBp65染色。采用Leica Qwin Plus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后的图像进行灰度分析,并自动计算细胞核灰度值,计算其方差。通过比较不同照射剂量组及不同染色时间组之间腺样囊性癌细胞p65染色深度的差异,研究放射治疗对腺样囊性癌细胞p65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高能X线照射后,贴壁细胞减少。各组测得图像灰度值与空白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放疗组细胞核平均灰度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高放射剂量组平均细胞核灰度值显著低于低放射剂量组(P<0.05)。除48h染色组外,各不同时间染色组平均细胞核灰度值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48h染色组的平均细胞核灰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能X线可引起腺样囊性癌细胞p65信号传导通路开放。放射剂量与p65信号传导通路开放存在量效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放射剂量增加,p65信号通路的表达更为明显。p65信号传导通路开放具有时效性,即放射后p65信号传导通路开放增加,后逐渐减少,48h内恢复正常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共刺激分子B7-H3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检测
    邹多宏;杨宏宇;周健;等
    2006 (5):  356-360. 
    摘要 ( 511 )   PDF(908KB) ( 270 )  
    目的:B7-H3作为B7家族的最新成员,其受体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被诱导表达,B7-H3对CD4+和CD8+细胞的生成均具有增加作用,并可选择性增加IFN-γ的生成。为将B7-H3基因转染入舌鳞癌细胞Tca8113中制备瘤苗,克隆人共刺激分子B7-H3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B7-H3基因在Tca8113中的表达。方法:从淋巴细胞中提取RNA,用RT-PCR方法将B7-H3的编码序列cDNA扩增。然后将该基因的编码序列插入真核荧光蛋白载体pEGFP-C1中,构建成最终的表达载体pEGFP-C1-B7-H3。运用脂质体方法将pEGFP-C1-B7-H3转染Tca8113细胞,转染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B7-H3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从淋巴细胞中提取的RNA质量较好,经RT-PCR扩增出目的基因B7-H3,其全长大小为951bp。 测序鉴定,该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相同。转染pEGFP-C1-B7-H3载体的靶细胞Tca8113中,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RT-PCR方法检测到目的基因B7-H3的一个215bp大小的cDNA扩增产物。结论:酶切及RT-PCR证实成功构建人B7-H3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B7-H3,将该载体转染到Tca8113中,RT-PCR鉴定B7-H3基因在该细胞中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气道CT三维重建图像评估困难气道的可行性研究
    耿清胜;朱也森
    2006 (5):  352-355. 
    摘要 ( 676 )   PDF(671KB) ( 276 )  
    目的:评价模拟气管插管体位上气道CT三维重建图像预测困难气道的可行性。方法:35例整形或口腔颌面手术患者,术前应用CT在模拟气管插管体位下行上气道扫描,并做气道Willson综合评分。麻醉过程中,应用直接喉镜进行声门显露评定。重建患者上气道正中矢状位图像,测量其口腔截面积(OA)、咽腔截面积(PA)、上气道总面积(UA),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 t检验,获取正常气道男性和女性患者上述数据95%可信区间最小值,并以此数据为标准,预测本组患者的困难气道,结合临床困难气道发生率,计算其预测敏感度、阳性预测率和假阳性率,并与Willson综合评分法做对比。结果:OA和UA的阳性预测率(72.73%,100%)显著高于Willson综合评分法(63.64%),PA的阳性预测率(63.64%)与Willson综合评分法相同;PA和UA的预测敏感度(63.64%、57.89%)显著高于Willson综合评分法(50%),OA的预测敏感度(40%)显著低于Willson综合评分法;OA、UA的假阳性率(50%、33.33%,)显著高于Willson综合评分法(29.17%)。结论:模拟气管插管体位上气道三维重建图像是预测困难气道的较理想方法之一;OA、PA和UA的95%可信区间最小值,是预测困难气道的有效定量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腭裂患者术中凿断翼钩对语音及中耳功能的影响
    杨学财;罗伦洲;李宁毅;等
    2006 (5):  349-351. 
    摘要 ( 611 )   PDF(529KB) ( 252 )  
    目的:研究在腭裂修复术中,凿断翼钩对腭裂患者中耳及语音的影响。方法:复习133例腭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排除全身多发畸形及腭心面综合征;手术采用von Langenbeck方法90例,Veau两瓣法43例;术中凿断翼钩的67例,未凿断翼钩的66例。术后在颅颜中心和耳鼻喉科定期复查,进行语音评估和检查中耳有无感染、有无听力障碍。采用Statistica 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翼钩凿断的患者中,最早在11个月后出现中耳炎,最晚在76个月出现中耳炎,平均13.4个月;未凿断翼钩的患者中,最早在12个月出现中耳炎,最晚在120个月出现中耳炎,平均13.9个月。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凿断翼钩有完整评估资料的44例患者中,平均随访51.7个月,其中腭咽闭合(VPC)36例,临界(M)5例,腭咽闭合不全(VPI)3例,分别占81.8%、11.4%和 6.8%;未凿断翼钩的44例中,平均随访53.5个月,VPC 32例,M 8例,VPI 4例,分别占77.3%、14.8和 7.9%。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翼钩在腭裂手术中的凿断与否,与腭裂患者在术后出现中耳感染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与术后出现腭咽闭合不全的几率也无必然的联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17例分析
    卢新华;刘海涛;徐拥军;夏刚;叶明华
    2006 (5):  345-348. 
    摘要 ( 522 )   PDF(865KB) ( 273 )  
    目的:总结以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自1997年4月~2006年2月,对17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以解剖学研究为基础,采用以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进行整复。其中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1例,外伤性面部缺损3例。结果:17例患者,口腔、面部等创口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6个月~9a,肿瘤未见复发,皮瓣生存良好,色泽正常,外观形态满意,语言与咀嚼等生理功能良好,面部、取瓣区无明显畸形。结论:以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与鼻唇沟皮下蒂瓣相比,具有血供丰富、成活率高、弹性好、收缩小的优点,而且皮瓣取材范围增大,移位距离延长,活动度更灵活。只要临床应用条件许可,当是优先选用的修复材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舌癌阴性淋巴结的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朱李军;丁学强;陈宇;陈丹
    2006 (5):  341-344. 
    摘要 ( 806 )   PDF(745KB) ( 289 )  
    目的:探讨舌癌患者颈部阴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0例舌癌患者经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淋巴结,采用免疫组化结合连续切片方法行微转移检测,χ2检验用于检验各临床病理因素与微转移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曲线用于描述有、无微转移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分布,Log rank检验用于分析两者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Cox回归用于分析包括微转移在内的各临床病理因素是否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临床病理因素(年龄、性别、pT分期、肿瘤分级、原发灶浸润深度)与微转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Ρ>0.05);有微转移和无微转移2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7.7%和86.0%,无显著性差异(Ρ=0.235)。结论: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包括微转移在内的临床病理因素不能作为影响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黏膜缺损 82 例分析
    李嘉朋;陈巨峰;符志锋;等
    2006 (5):  336-340. 
    摘要 ( 536 )   PDF(911KB) ( 375 )  
    目的:总结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修复口腔黏膜缺损的疗效,分析影响愈合的因素。方法:采用ADM修复82例浅表口腔黏膜缺损,缺损部位包括唇、颊、舌、腭、咽,牙龈、口底和前庭沟,缺损面积最小1cm×2cm,最大4cm×6cm,平均8.96cm2。术后密切观察2周。结果:随访1个月~1a,成活情况为优者75例(91.46%),良7例(8.54%),无1例失败。收缩情况为优者52例(63.41%),良25例(30.49%),差5例(6.1%)。术区组织形态与正常组织相比无明显差异,黏膜活动度良好,患者无疼痛或异物感。结论:ADM具有组织相容性好、取材方便、适应性广等优点,可作为口腔黏膜缺损修复的理想材料;其愈合与缺损部位、缺损面积和固定方法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DNF和TrkB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苏立新;张陈平;胡永杰;等。
    2006 (5):  330-335. 
    摘要 ( 513 )   PDF(988KB) ( 252 )  
    目的:观察BDNF和TrkB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揭示BDNF和TrkB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特性和神经侵袭特性的关系。方法:以30例SACC标本为研究对象,以5例正常腮腺及3例腺泡细胞癌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对BDNF和TrkB进行检测。以SACC高、低转移细胞系ACC-2和ACC-M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组化、RT-PCR、实时荧光定量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BDNF和TrkB在其中的表达差异。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显示:TrkB表达水平在嗜神经现象组显著高于未见嗜神经现象组(Ρ<0.05),BDNF表达水平与嗜神经现象无关(Ρ>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均检测到BDNF和TrkB在ACC-M中的表达高于ACC-2(Ρ<0.01)。结论:TrkB的表达强度与SACC的神经侵袭特性相关,BDNF和TrkB的表达强度与SACC的高转移特性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诱导化疗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角色转变
    Marshall R. Posner
    2006 (5):  322-329. 
    摘要 ( 517 )   PDF(1099KB) ( 420 )  
    化疗是局部晚期头颈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使用方案仍待探讨。联合应用顺铂与5-氟尿嘧啶一直被视为标准新辅助治疗,并被证明有利于保存手术患者的器官,提高可手术切除及不可手术切除患者的远期生存效果。新近的研究发现,在顺铂与5-氟尿嘧啶的标准诱导化疗中增加紫杉烷(taxane)、多烯紫杉醇(docetaxel)或紫杉醇(paclitaxel),可进一步改善有效率和生存结果。越来越多的Ⅲ期临床试验资料支持在顺铂与5-氟尿嘧啶的标准诱导化疗方案中增加多烯紫杉醇或紫杉醇,使之成为疗效更好、毒性更小的诱导化疗方案。将诱导化疗与同期化放疗结合的序列治疗方案也在研究之中,旨在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效果。在顺铂与5-氟尿嘧啶方案中增加多烯紫杉醇或紫杉醇的诱导方案也在评价之中,序列治疗方案与标准治疗的疗效比较的随机试验也在进行中,有望为局部晚期头颈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