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08-1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第16届国际脉管性疾病学术研讨会述评
    郑家伟
    2006 (4):  319-320. 
    摘要 ( 552 )   PDF(381KB) ( 221 )  

    The 16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ascular Anomalies of ISSVA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 was held on June 14-17, 2006 in Milan, Italy. Dr. Zheng Jia-wei and Qin Zhong-ping from the mainland of China attended this meeting and gave oral presentations. This meeting reflects the state of art knowledge both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f vascular anomal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vascular anomalies originally proposed by Dr.Mulliken and Glowacki, subsequently modified by ISSVA has been coincidently accepted in academic exchanges.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vascular anomalies has been consented to individual patient, based on the patient%27s age, type, location and extent of the lesion, with the aim to achieve the best treatment results and minimize sequelae simultaneously.
    [Key words] ISSVA; Vascular anomalies; Workshop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颌间弹性牵引技术在颞下颌关节外科中的应用
    王保利;杨驰
    2006 (4):  315-318. 
    摘要 ( 768 )   PDF(644KB) ( 400 )  
    颌间弹性牵引是一种常用的调整及重建咬合关系的方法,利用颌间交互支抗的原理,通过持续的弹性牵引力来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颞下颌关节与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关节局部结构的改变可能造成咬合关系的改变,这种关系的矫正,可以考虑采用颌间弹性牵引技术。本文就颌间弹性牵引技术的原理、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及其在颞下颌关节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幼儿血管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司亚萌;赵怡芳
    2006 (4):  311-314. 
    摘要 ( 630 )   PDF(696KB) ( 414 )  
    婴幼儿血管瘤的组织发生仍存在争议。近年来对与该病相关的血管形成生长因子、单克隆生长、免疫表型、内皮祖细胞、基因缺陷等多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可能的发病机制是调控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基因区发生突变的内皮祖细胞过度分泌血管形成因子,造成局部微环境血管形成/抑制的失衡,内皮细胞迅速增殖而形成婴幼儿血管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陈进
    2006 (4):  307-310. 
    摘要 ( 536 )   PDF(738KB) ( 767 )  
    无摘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和教育指南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2006 (4):  304-306. 
    摘要 ( 503 )   PDF(499KB) ( 244 )  
    无摘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口腔颌面外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浅见
    张永福
    2006 (4):  302-303. 
    摘要 ( 615 )   PDF(393KB) ( 226 )  
    无摘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口腔颌面外科现状与发展趋势
    谷志远;葛巍立;赵士芳
    2006 (4):  299-301. 
    摘要 ( 563 )   PDF(582KB) ( 520 )  
    无摘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20周年发展回顾
    张志愿
    2006 (4):  295-298. 
    摘要 ( 561 )   PDF(821KB) ( 309 )  
    无摘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初探
    温玉明;刘坤;华成舸等
    2006 (4):  289-294. 
    摘要 ( 575 )   PDF(1077KB) ( 492 )  
    目的: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中不同表型的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肿瘤干细胞学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单细胞体外培养法,了解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的分裂、增殖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CC-2细胞表面CD44和CD24表达的差异性;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不同表型的ACC-2细胞后,以裸鼠成瘤试验了解不同表型ACC-2细胞的成瘤能力。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体外单细胞培养的ACC-2,仅有4.5%可持续分裂、增殖。CD44- 和 CD44+/CD24+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均无长期存活能力。不同表型的ACC-2动物成瘤试验结果显示,CD44+/CD24-亚群的ACC-2细胞最低成瘤接种细胞数显著低于常规ACC-2细胞,CD44- 和CD44+/CD24+细胞则均无成瘤能力。免疫组化染色证实,CD44+/CD24-肿瘤细胞具有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结论:细胞表面抗原为CD44+CD24-的肿瘤细胞仅占ACC-2肿瘤细胞的极少部分,这些细胞具有极强的增殖能力和分化为其他表型肿瘤细胞的能力。ACC-2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成瘤能力源于CD44+/CD24-细胞亚群。未分离的ACC-2细胞与CD44+/CD24-ACC-2细胞在与细胞分化、凋亡、黏连、信号传导等有关的基因上存在差异。提示ACC-2中存在肿瘤干细胞,而CD44+/CD24-是ACC-2肿瘤干细胞必须兼备的表面标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8例舌鳞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功能评价
    董海营;张风河;魏奉才
    2006 (4):  286-288. 
    摘要 ( 833 )   PDF(585KB) ( 353 )  
    目的: 评价58例舌鳞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方法:对58例舌鳞癌术后患者进行UW-QOL 量表的问卷调查,比较舌鳞癌手术切除后胸大肌皮瓣修复及非皮瓣修复、功能性颈清扫术及根治性颈清扫术等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对患者日常生活的9个选项结果进行成组t检验,观察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组织瓣修复组和功能性颈清扫术组的生存质量总分高于非组织瓣组和根治性颈清扫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外貌及语言清晰度方面,组织瓣组的生存质量分数高于非组织瓣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在肩部功能方面,功能性颈清扫术的生存质量分数高于根治性颈清扫术,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方面,非组织瓣组显著优于组织瓣组(P<0.01)。结论:应用组织瓣对舌鳞癌切除后进行修复,在外貌和语言交流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术后患者的肩功能状况,功能性颈清扫术优于根治性颈清扫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
    刘英志;余强
    2006 (4):  282-285. 
    摘要 ( 855 )   PDF(759KB) ( 311 )  
    目的:评价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CT检查的口腔颌面颈恶性黑色素瘤病例15例(23灶)。CT检查包括平扫(15例,23灶)和增强(12例,19灶)。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22/23灶恶性黑色素瘤在CT检查中呈阳性表现,包括原发病变14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性病变8灶。病变呈软组织肿块者20灶,黏膜增厚者2灶(均为原发灶)。病变边缘不清者18灶,边缘清晰者4灶。增强CT显示:不均匀强化者9灶,均匀强化者5灶,无强化者5灶。病变压迫颈静脉变形3灶,侵犯上颌骨7灶,侵犯下颌骨2灶。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病变多以边界不清并有增强的软组织肿块为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刘昌奎;胡开进;于擘;孟凡文;李俊
    2006 (4):  278-281. 
    摘要 ( 848 )   PDF(799KB) ( 401 )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对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1985~2000年间收治的髁突骨折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随访,统计各种并发症,分析其原因。结果:随访到的58例髁突骨折患者中,74.10%出现开口时偏斜,39.66 %出现开口时关节弹响,27.57%出现咀嚼时关节区疼痛。结论: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后,可发生一定并发症,应予注意和预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幼儿唇腭裂修补术中不同输液成分对血糖和电解质的影响
    方怡;徐辉;吕翔等
    2006 (4):  274-277. 
    摘要 ( 708 )   PDF(719KB) ( 253 )  
    目的: 观察婴幼儿唇腭裂修补术中不同输液成分对血糖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104例年龄在3个月~2岁的接受唇腭裂修补术的婴幼儿患者,根据术中输液的不同组成分为3组。A组(n=37):单纯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B组(n=49):组合输注组,先在25min内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6ml/kg),然后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C组(n=18):单纯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术中检测血清Na+、K+和血糖浓度,并应用SAS 6.12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3组术中Na+、K+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中,高血糖(>11.1mmol/L)发生率分别为A组21.62%(8/37例)、B组6.12%(3/49例)和C组0(0/18例)。A组术中血糖的(8.06±2.81)mmol/L,比C组(5.66 ±1.69 )mmol/L 显著升高(P<0.05)。结论: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中单纯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或组合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更有利于维持术中血糖稳定和血电解质平衡,术中应监测血糖浓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针留置栓塞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疗效评价
    郑苍尚;秦刚;邓永强
    2006 (4):  271-273. 
    摘要 ( 651 )   PDF(601KB) ( 281 )  
    目的:观察铜针栓塞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26例颌面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直流电铜针栓塞治疗, 26例患者中,15例进行1个疗程治疗,8例进行2个疗程治疗,3例进行3个疗程治疗, 观察治疗后的局部反应。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有明显局部反应,其中治疗有效23例,无效3例。结论:铜针栓塞术与常规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及疗效好的特点,是治疗颌面部静脉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黏膜缺损22例报道
    汪湧;杨驰
    2006 (4):  267-270. 
    摘要 ( 656 )   PDF(824KB) ( 410 )  
    目的: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组织补片用于口腔黏膜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因肿瘤手术、外伤、瘢痕、不良增生物切除术及修复前外科等原因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缺损,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组织补片进行修复。缺损部位主要为软硬腭、舌、口底、颊部、牙龈、前庭沟等。使用的口腔组织补片面积为1cm×1cm~4cm×6cm。术后随访1周~6个月。结果:共修复22例口腔黏膜缺损,其中2例患者2周后失访。随访的20例病例中,成活18 例,脱落2 例。术后补片收缩发生在2~4 周。2个月后补片较稳定,未发生进一步挛缩。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一种黏膜缺损替代品,应用于口腔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黏膜缺损修复,效果满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腮腺腺淋巴瘤中5种免疫组化标志物的定位研究
    余东升;黄洪章;熊世春;李原
    2006 (4):  263-266. 
    摘要 ( 822 )   PDF(674KB) ( 586 )  
    目的:检测腺淋巴瘤和腮腺正常组织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抗糜蛋白酶(α1-antichymotrypsin,α1-ACT)、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α1-AT)、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的表达及定位,对腺淋巴瘤上皮的组织发生学进行探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ABC法)检测36例腺淋巴瘤和正常腮腺CEA、α1-ACT、α1-AT、LF和TF的表达,进行阳性着色评价和定位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正常腮腺中腺泡细胞和闰管细胞对CEA、α1-ACT、LF和TF呈阳性反应;纹管细胞中CEA、LF和TF 阳性表达,未见α1-ACT和α1-AT着色;排泄管腔细胞对LF及CEA着色,排泄管基底细胞仅对CEA阳性;肌上皮细胞仅对TF阳性。腺淋巴瘤上皮成分中,TF主要分布于基底细胞,CEA、α1-ACT、LF和α1-AT主要分布于腔细胞。结论:腺淋巴瘤上皮成分中2层细胞形态结构与免疫表达不同,功能分化有差异;腺淋巴瘤上皮成分和腮腺腺泡细胞、闰管细胞有相似的免疫特征,提示两者间可能存在组织发生学联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颅颌面软组织缺损
    陈伟良;邓跃飞;彭国光等
    2006 (4):  258-262. 
    摘要 ( 510 )   PDF(1062KB) ( 259 )  
    目的:探讨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颅颌面巨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例累及颅底的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36~63岁,平均51岁)行颅面根治术,颅面软组织缺损用颈横动脉供血的延长垂直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皮瓣蒂长为32~34cm,皮岛长8~12cm,宽5~7cm。结果:除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皮肤直接拉拢缝合,无明显肩臂功能障碍。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3个月),1例术后6个月肿瘤复发,1例术后12个月死于肺转移。结论:延长垂直下斜方肌肌皮瓣制作较简单,效果可靠,瓣足够大,可用于颅面根治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10nm半导体牙科激光治疗口腔颌面部良性病变35例分析
    周国瑜;田克斌;沈玲悦;徐青
    2006 (4):  255-257. 
    摘要 ( 733 )   PDF(593KB) ( 419 )  
    目的:尝试应用810nm半导体牙科激光治疗口腔颌面部良性病变,并与传统CO2激光外科进行比较。方法:自2005年8月至10月,应用810nm半导体牙科激光治疗口腔颌面部良性病变35例。采用电脑编程预设外科激光手术模式,激光治疗平均参数为2~6.6J/cm2,脉宽30~60ms,400μm直径光纤专用刀柄,光纤为接触式。治疗病种包括黏液腺囊肿4例、乳头状瘤3例、微囊型淋巴管或(和)静脉畸形5例、白斑8例、舌系带附丽过长4例、牙龈增生11例。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实施激光切除手术。随访3~4个月,随访率100%。结果:本组35例显示,810nm半导体激光手术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近期无复发。结论:810nm半导体牙科激光具有良好的水中切割功效,接触式纤细光纤切割较为精准,周围组织热损伤较小,是口腔颌面部激光手术的先进工具,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整复方法的探讨
    吴忆来;杨育生;张勇等
    2006 (4):  251-254. 
    摘要 ( 545 )   PDF(763KB) ( 630 )  
    目的:对38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实施整复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求成熟且效果肯定的手术方式。方法:以38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1例,女17例,年龄17~34岁,平均20.8岁。针对不同的畸形程度,采用悬吊或充填患侧鼻翼,纠正塌陷畸形;对严重的鼻中隔软骨偏斜患者,通过手术矫正不对称畸形和改善鼻通气,并以生物材料或软组织充填鼻翼基底,弥补患侧上颌骨发育不足;解剖复位鼻唇肌,以保持两侧肌张力的均衡。术后制作塑料鼻塞,保持2~3个月。结果:术后38例患者的鼻畸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27例(71.05%),随访时间3个月~1a,5例患者有复发倾向;11例植入生物材料的患者,均未发生材料的排异反应。结论: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病因复杂,可通过对骨、鼻软骨、鼻唇组织等多方面的矫正,有效地改善畸形;而鼻唇肌的复位,对防治术后复发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颞下颌关节上腔内粘连的组织学研究
    张善勇;杨驰;王旭东等
    2006 (4):  246-250. 
    摘要 ( 763 )   PDF(929KB) ( 313 )  
    目的:观察颞下颌关节(TMJ)上腔内粘连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探索粘连带的形成机制。方法:关节镜直视下,采用内镜杯状钳留取21例(21侧)TMJ的Ⅰ~Ⅳ级粘连带标本,每个TMJ各留取粘连标本2份,其中1份立即以4%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同时进行改良雷锁辛复红液弹力纤维染色及Marson染色(三原染色),观察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数量和分布。另1份标本立即以2%戊二醛溶液固定,制备电镜标本,观察粘连带的超微结构。结果:各级粘连带在光镜下均为致密结缔组织。在透射电镜下,Ⅰ级和Ⅲ级粘连中,胶原纤维束排列有序;Ⅱ级粘连中,可观察到有序或随机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有滑膜覆盖者,胶原纤维束内含有粗大的弹力纤维,可见活性较差的成纤维细胞;Ⅳ级粘连中,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排列不规则,其中可见散在的滑膜细胞和软骨样细胞;亦可见分泌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其胞质内可见大量的粗面内质网。结论:TMJ的各级粘连带中,纤维成分的种类及排列不同,此有助于探讨其形成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持续发展,与时俱进 ——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发展之前瞻
    邱蔚六
    2006 (4):  242-245. 
    摘要 ( 578 )   PDF(759KB) ( 216 )  

    无摘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