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羊颞下颌关节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学评价
李凌志, 王丽珍, 何冬梅, 杨驰
2014 (1):
13-19.
目的: 建立山羊颞下颌关节损伤模型,比较不同损伤类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损伤类型,16只成年山羊双侧关节随机分为4组。DD组:剪断关节盘后附着,牵引向前,固定于冠突根部,形成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CCD组:磨除髁突外侧1/3软骨,造成髁突软骨损伤;DD+CCD组:形成关节盘前移位+髁突软骨损伤。C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周和1个月观察3种损伤类型的大体及组织学改变。对髁突软骨进行组织学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包比较4组之间的差异。结果:DD+CCD组,2周和1个月时见囊内纤维性黏连,剩余软骨粗糙;镜下见剩余软骨结构紊乱,蛋白多糖降解。1个月时,软骨剥脱及囊内纤维黏连加重。DD组,2周和1个月时剩余髁突软骨结构紊乱,纤维带完整,少量血管再生;蛋白多糖少量降解。CCD组,2周和1个月时缺损区与关节盘发生黏连;剩余软骨结构和蛋白多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基本正常。各组之间比较,软骨退行性变程度1个月时比2周时更严重,统计评分按严重程度分别为DD+CCD组(11.75±0.75)、DD组(8.75±0.25)、CCD组(1.75±0.85)和C组(0.00±0.00),各组之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手术成功建立了3种山羊TMJ损伤模型,其中,DD+CCD组对关节软骨的破坏最严重,DD次之,CCD最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