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4-05-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22卷第3期中英文目录
    2024 (3):  0-0. 
    摘要 ( 66 )   PDF(432KB)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差异表达miRNAs的筛选及验证
    惠琪, 高万鹏, 李欢, 赵琦, 王珺, 魏建华, 杨新杰, 杨子桧
    2024 (3):  209-215.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01
    摘要 ( 218 )   PDF(1444KB) ( 67 )  
    目的:探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外泌体miRNAs表达特征,分析其在SAC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将SACC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获得SACC相关TAMs。应用超速离心法分别提取以上细胞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Western免疫印迹、外泌体纳米微粒追踪检测进行验证。对TAMs外泌体与对照组巨噬细胞外泌体进行RNA-seq测序,分析差异表达的miRNAs。利用 miRanda和 RNAhybrid 软件对差异 miRNAs 进行靶基因预测,再对差异miRNAs作用的靶基因的集合分别进行 GO 和 KEGG富集分析。利用qRT-PCR、CCK-8、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验证TAMs外泌体miRNAs表达及功能。采用SPSS 22.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出 1 595个差异表达的 miRNAs,其中15个miRNAs表达差异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miRNAs作用靶基因富集分析发现,TAMs外泌体miRNAs靶基因参与调控癌症相关信号通路。qRT-PCR结果显示,TAMs外泌体has-miR-21-5p表达上调最显著。CCK-8、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发现,TAMs外泌体hsa-miR-21-5p促进SACC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结论:TAMs外泌体hsa-miR-21-5p促进SACC细胞恶性进展。TAMs外泌体miRNAs可能在SACC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为SACC的诊治提供新的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黄素对兔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预防作用研究
    米娜, 安玮, 金雪梅, 谢帅, 姚志涛
    2024 (3):  216-221.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02
    摘要 ( 149 )   PDF(1435KB) ( 114 )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兔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作用。方法: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叶黄素干预组(实验组),所有实验动物均在保护关节囊的前提下建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模型。术后实验组口服叶黄素10 mg·kg-1·d-1,连续给药4周。比较2组动物的最大开口度、体重、组织学、影像学、骨代谢指标等方面的差异。采用GraphPad Prism 9.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实验组动物体重、开口度、血清骨钙素浓度、CT测量的髁突表面积及体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2组实验动物髁突残端可见编织骨和新生骨,纤维中有时可见软骨化生灶,偶可见肉芽组织和陈旧性出血。实验组髁突纤维层增厚,细胞增殖活跃,细胞层次更加明显。结论:叶黄素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叶黄素促进骨形成、提高血清骨钙素浓度等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载利多卡因的透皮给药系统在口腔颌面部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王婷, 罗涛, 支延康, 孙宇
    2024 (3):  222-227.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03
    摘要 ( 158 )   PDF(1248KB) ( 108 )  
    目的:评价负载利多卡因的透皮给药系统在口腔颌面部疼痛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微成型技术,制备负载药物盐酸利多卡因的可溶解微针贴片(Lido/MN),对其插入性能和体外透皮释放能力进行测定。在大鼠口腔颌面部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和辣椒素致痛模型中观察Lido/MN的镇痛效果,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ido/MN具有完整平滑的外观形态、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皮肤刺入性能, 能在皮内快速溶解释放利多卡因、快速起效, 局麻效果好。结论:Lido/MN的使用,解决了目前利多卡因外用制剂起效慢的问题, 具有深入研究的前景和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头颈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睿捷, 马海龙, 张志愿
    2024 (3):  228-232.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04
    摘要 ( 170 )   PDF(1803KB) ( 64 )  
    目的:观察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头颈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乳酸对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多色免疫荧光组织芯片检测69例头颈肿瘤组织中泛乳酸化(PKLa)和组蛋白H3K9乳酸化(H3K9La)的修饰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在头颈肿瘤细胞受到乳酸刺激后,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KLa、H3K9La的修饰水平改变。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头颈肿瘤组织中PKLa修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织。临床样本分析表明PKLa修饰水平与年龄、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而与性别、颈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无相关性(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证明,组蛋白是头颈肿瘤细胞乳酸化主要的响应蛋白,乳酸刺激能够提高头颈肿瘤细胞增殖能力,进一步确定头颈肿瘤细胞中H3K9La修饰具有乳酸依赖上调。免疫荧光染色证明,头颈肿瘤组织H3K9La水平较高。结论:头颈肿瘤患者中具有较高的组蛋白乳酸化修饰水平,与头颈肿瘤进展有潜在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癌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洪磊, 陈伟良
    2024 (3):  233-238.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05
    摘要 ( 159 )   PDF(654KB) ( 56 )  
    目的:探讨口腔癌老年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治疗的219例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包中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果:219例患者中,55例术后发生VTE,占25.1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HGB、FIB、D二聚体、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是否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与患者术后VTE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女性患者以及手术时间>340 min是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可降低VTE发生风险。结论:年龄和手术时间是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无抗凝禁忌证的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显著降低VTE的发生率。对于年龄>70岁、手术时间>340 min的女性患者,应采取必要的术后VTE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不同材料三维模型牙临床应用特点比较
    李永清, 张赟, 惠铄壹, 惠小勇, 许广杰, 杨霞, 肖伯承, 侯锐
    2024 (3):  239-244.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06
    摘要 ( 137 )   PDF(1019KB) ( 46 )  
    目的:应用口腔数字印模仪结合Mimics 19.0软件,分析3种不同材料三维模型牙的精度,并结合问卷调查比较其理化性能、经济学特点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对开展自体牙移植技术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不同供牙模型材料的认识;然后就各模型牙的材料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环境协调性等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搜集完整拔除的第三磨牙20颗,根据患者术前CBCT数据分别制作聚乳酸、光敏树脂、钴铬合金材料的三维牙模型,使用口腔数字印模仪扫描离体牙及各种材料的模型牙,数据用Mimics 19.0软件进行最佳拟合对齐和三维分析,对所得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误差值进行统计分析,明确精度差别。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问卷结果显示,95.2%的口腔医师认为供牙模型在自体牙移植术中用处很大且经常使用,90.5%的口腔医师认为材料成本以及无毒无公害最为重要。常用的3种不同材料的模型牙与第三磨牙的RM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种材料加工技术成熟、工艺性能良好、使用性能较好,其中聚乳酸价格低廉,兼具生物降解性,操作风险较低;光敏树脂价格中等,但其制造过程可能会产生毒性物质且操作风险较高;钴铬合金耐高温高压,但打印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结论:聚乳酸、光敏树脂、钴铬合金3种材料的模型牙三维精度无显著差异,但综合3种材料模型牙的各种特点,聚乳酸的性价比最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DSS法制作稳定泡沫的效果评价
    史宣宣, 刘怡然, 石亮, 陈安威, 王涛, 刘少华
    2024 (3):  245-248.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07
    摘要 ( 115 )   PDF(989KB) ( 62 )  
    目的:对双注射器系统(double-syringe system,DSS)进行改良,使之能够制作出更稳定的硬化剂泡沫。方法:分别用经典DSS方法和改良DSS方法制备1%聚多卡醇(polidocanol,POL)泡沫。在改良DSS方法中,用自制弹性气囊替代DSS方法中的一个注射器。改良DSS方法制备POL泡沫过程如下,先用注射器抽取2 mL POL液体,再抽取8 mL空气;之后将注射器与连有自制气囊的三通直线连接,反复推拉注射器20次,产生泡沫。采用泡沫半衰期(foam half-time,FHT)和显微镜观察,比较2种泡沫稳定性及均一性。检测改良DSS方法制备中泡沫体积的变化,比较扭转三通角度后,改良DSS方法制备泡沫的质量。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对于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自制弹性气囊替代经典DSS方法中单个注射器的改良DSS方法,能够制备出半衰期更长、微泡更均一的泡沫,可能与泡沫制备过程中的体积压缩有关。同时,改良DSS方法可以通过扭转三通角度,进一步提升泡沫质量。结论:改良DSS方法用弹性气囊替代经典DSS方法中的单个注射器,能够产生更稳定的泡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唾液腺腺泡细胞癌中NR4A3基因重排及NOR-1蛋白表达分析
    王敏, 钱佳骏, 薛俊青, 顾挺, 胡宇华, 陈颖, 夏荣辉
    2024 (3):  249-254.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08
    摘要 ( 149 )   PDF(1120KB) ( 43 )  
    目的:探讨NR4A3基因重排和NOR-1蛋白表达在唾液腺腺泡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4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病理科诊断的唾液腺癌119例,包括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 AciCC)63例,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EC)31例,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SC)25例。分别使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R4A3基因重排和NOR-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iCC主要发生于大唾液腺。与MEC和SC相比,AciCC好发于女性(P=0.006)。NR4A3基因重排在AciCC、MEC和S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2%(48/63)、0%(0/10)和0%(0/7),NOR-1蛋白表达在AciCC、MEC和S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2.1%(58/63)、9.7%(3/31)和0%(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独使用NR4A3基因重排诊断AciCC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2%和100%。单独使用NOR-1蛋白表达诊断AciCC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和94.6%。联合使用NR4A3基因重排和NOR-1蛋白表达诊断AciCC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8%和94.6%,曲线下面积为0.896,诊断价值最优。结论:AciCC好发于女性,主要发病部位为大唾液腺。NR4A3基因重排仅见于AciCC中,在诊断工作中具有100%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NOR-1蛋白表达检测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鉴别AciCC、MEC和SC的初筛和替代方法。联合使用NR4A3基因重排和NOR-1蛋白表达检测具有最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偏颌测量仪的研制及在偏颌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
    郁玺玺, 徐诸凤, 张媛媛, 吕明明, 王进兵, 王悦平
    2024 (3):  255-260.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09
    摘要 ( 122 )   PDF(983KB) ( 76 )  
    目的:研制3D打印偏颌测量仪,初步探索其在偏颌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偏颌患者20例,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n=10)和对照组(n=10)。试验组在围术期及康复期均使用3D偏颌测量仪,对照组在围术期及康复期均使用常规测量方法。比较2组在疼痛、语言清晰度、咀嚼功能、相关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6个月,试验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咬合力评分和语言清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术后1、3、6个月的正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OQL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偏颌测量仪能个体化、可视化地帮助医护患三方准确测量患者的偏颌程度,解决了传统测量方法的烦琐性和主观性等问题;可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语言清晰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临床工作量,增强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信心和行为,美化患者外观,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颌面部鲜红斑痣患儿光动力治疗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及药物干预措施的观察性研究
    周循, 索璐璐, 刘锦星, 周徐慧, 仇琳, 李静洁, 郑永超, 劳蔚
    2024 (3):  261-267.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10
    摘要 ( 131 )   PDF(907KB) ( 63 )  
    目的:研究颌面部鲜红斑痣患儿光动力治疗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风险因素,探讨围术期药物干预对EA的影响。方法:纳入2~12岁在全麻下行光动力治疗颌面部鲜红斑痣的患儿270例。收集患儿术前资料、患儿及家长术前焦虑评分,记录麻醉用药情况、苏醒期疼痛及躁动评分(PAED评分)。根据苏醒室PAED评分,将患儿分为EA组(PAED评分≥12)和非EA组(PAED评分<12),比较组间各因素的差异,并进行校正回归分析,找出有效的药物干预措施。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A组与非EA组在年龄、术前焦虑状态、诱导期阿片类药物、右美托咪定、拔管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矫正术前基线因素后,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诱导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OR=0.03,95%CI:0~0.16)、右美托咪定(OR=0.56,95%CI:0.33~0.95)是EA发生的保护因素。矫正基线后对苏醒期不同用量艾司氯胺酮回归分析,发现艾司氯胺酮0.5 mg/kg(OR=0.16,95%CI:0.04~0.50)和1 mg/kg(OR=0.07,95%CI:0.00~0.41)是EA的保护因素。结论:颌面部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EA与年龄、患儿和家长的术前焦虑状态、拔管时间、术后疼痛相关,诱导使用舒芬太尼、苏醒期使用艾司氯胺酮(0.5~1 mg/kg)可有效降低EA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血管吻合器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孟宇翔, 宋凯, 何宗轩, 王琳, 葛胜优, 魏晨珂, 尚伟
    2024 (3):  268-273.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11
    摘要 ( 150 )   PDF(859KB) ( 78 )  
    目的:通过对比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中血管吻合方法的差异,分析使用微血管吻合器与手工吻合方法对肺部感染的影响,并评估肺部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股前外侧皮瓣行下颌骨缺损修复的92例患者,其中吻合器组42例,手工吻合组50例。术后随访12个月,评估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吻合器组行单静脉吻合术28例,双静脉吻合术11例,动脉和静脉均吻合3例。54(54/56,96.43%)个吻合器被成功使用进行吻合,2例分别因术中动脉吻合口痉挛、静脉吻合后内径明显缩小而放弃。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皮瓣失败,皮瓣总成活率为100%。吻合器组与手工吻合组相比,术后肺部感染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明显降低趋势。另外在吻合器组,糖尿病与术后白蛋白<30 g/L并非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与吸烟、年龄、ACE-27评分显著相关。吻合器的使用有助于降低平均住院日,由平均11.1天降至8.9天。结论:合理的血管吻合器使用具有高的皮瓣成活率且对降低术后肺部感染以及平均住院日有积极作用,但仍需更多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护协同下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疗效评价
    张芳, 寿卫东, 李妍
    2024 (3):  274-278.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12
    摘要 ( 126 )   PDF(662KB) ( 54 )  
    目的:评价医护协同下聚多卡醇液体注射法与泡沫注射法在头颈部静脉畸形中的治疗效果和注射次数的差异。方法:选择采用聚多卡醇硬化剂治疗的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120例,其中60例采用液体注射法,60例采用泡沫注射法。根据静脉畸形分型每组分为A、B、C、D 4组,A组为Ⅰ型静脉畸形,B组为Ⅱ型静脉畸形,C组为Ⅲ型静脉畸形,D组为Ⅳ型静脉畸形,共8个亚组,每组1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聚多卡醇的注射次数。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2种注射法比较,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平均注射次数A组泡沫法减少0.5次,B组减少1.2次。C组和D组2种注射法比较,泡沫注射法治疗效果优于液体注射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注射次数C组泡沫法减少2.7次,D组减少3.9次。结论:在头颈部静脉畸形治疗中,泡沫注射法对于高回流静脉畸形的疗效优于液体注射法;回流速度越高的静脉畸形,泡沫注射法的平均治疗次数越是少于液体注射法。治疗次数的减少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时间成本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医学
    非药物干预对口腔癌患者术后谵妄预防效果的系统评价
    王帅, 何杏芳, 王蕴洁, 吴伟勤, 黄秋雨
    2024 (3):  279-286.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13
    摘要 ( 158 )   PDF(1357KB) ( 89 )  
    目的:系统评价非药物干预预防口腔癌患者术后谵妄的效果,总结口腔癌患者非药物干预的主要内容,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检索8个中英文电子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有关非药物干预预防口腔癌患者术后谵妄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0月。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考察异质性来源,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试验,患者849例。多组分非药物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医护人员的相关培训,术前强化宣教、熟悉ICU环境,术后睡眠管理、疼痛管理、音乐疗法、认知刺激,家属全程参与管理等内容。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药物干预可以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谵妄的总发生率[RR=0.41,95%CI:(0.31,0.54),I2=0%],降低术后谵妄的持续时间[MD=-38.51,95%CI:(-46.25,-30.77),I2=88%]。亚组分析显示,非药物干预可以降低术后第1天的谵妄发生率[RR=0.37,95%CI:(0.20,0.70),I2=0%],但对术后第2天和第3天的发生率改善作用不明显。非药物干预对术后躁动镇静评估和恢复质量均有改善作用。结论:现有证据显示,非药物干预可以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谵妄的总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改善躁动镇静情况和恢复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数字化技术辅助颅颌面三维正中矢状面确立的研究进展
    付亦蛟, 陶乐然, 于洪波
    2024 (3):  287-293.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14
    摘要 ( 161 )   PDF(1090KB) ( 93 )  
    正中矢状面(midsagittal plane,MSP)是经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平面。MSP作为颅颌面三维结构中最主要的对称面之一,在面部对称性分析及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确立正中矢状面的方法存在医师主观因素影响大、标点过程费时费力、标志点组合选择无通用标准等问题,进而也催生了一系列基于数字化技术确立颅颌面MSP的研究,展现了数字化技术在颅颌面MSP确立中的巨大潜力。本文回顾数字化技术辅助确立颅颌面MSP的研究进展,着重对点构法、对称法、深度学习法确立颅颌面MSP的现有研究进行综述,探讨数字化技术对颅颌面MSP建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去泛素化酶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孙晓梅, 段晓峰
    2024 (3):  294-299.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15
    摘要 ( 129 )   PDF(578KB) ( 70 )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发病部位的特殊性而引起口腔功能障碍和面容破坏,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尚不足50%,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信号通路调控。泛素及去泛素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中关键的调控机制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去泛素化相关的酶在OSCC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去泛素化酶在OSCC不同信号通路中的调控机制,为去泛素化酶在OSCC中的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体牙移植的适应证及应用研究进展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王玲
    2024 (3):  300-308.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16
    摘要 ( 237 )   PDF(941KB) ( 183 )  
    自体牙移植是修复缺失牙的一种手术方法,虽然适应证选择较严格,但是随着自体牙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自体牙移植以往的适应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报道的有关自体牙移植的各类临床适应证及研究进展,包括自体牙移植的优点,受区伴有炎症时行即刻自体移植,人工材料在受区骨量不足的移植病例中的应用,自体牙移植在各种口腔疾病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类型自体牙的移植等,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鼻内镜引导下摘除替牙期儿童上颌低位倒置埋伏牙伴囊肿1例
    周兴安, 白云飞, 周艳艳, 尚多, 申铁兵, 德乐黑巴特尔
    2024 (3):  309-312.  doi: 10.19438/j.cjoms.2024.03.017
    摘要 ( 142 )   PDF(905KB) ( 132 )  
    临床上拔除替牙列期儿童的上颌低位埋伏牙时,传统翻瓣去骨的拔牙方式易损伤上颌骨内的恒牙牙胚,导致恒牙萌出困难或继发囊肿;同时,因儿童依从性差,传统切口对于术后口腔及创口护理难度大,易伴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经鼻内镜引导下摘除替牙列期儿童上颌骨低位埋伏牙相比传统拔牙方式不仅更加安全、高效,而且术后护理便捷,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本文报告1例鼻内镜引导下摘除替牙期儿童上颌低位倒置埋伏牙伴囊肿病例,并基于现有文献资料,总结其相关优势、操作要点及鼻内镜在其他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