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1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8-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18 (2):  96-96. 
    摘要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低分子壳寡糖对LPS诱导的小鼠颅骨吸收的抑制作用
    郭克, 何佳嘉, 刘宗霖, 张耀升, 王文超, 王烨欣, 徐伟峰, 张善勇
    2018 (2):  97-101.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01
    摘要 ( 406 )   PDF(4104KB) ( 397 )  
    目的: 研究低分子量壳寡糖(low-molecular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LMCO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小鼠颅骨吸收模型的影响,评估其在小鼠颅骨吸收过程中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6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 5组,即磷酸缓冲液(PBS)组、LPS组、LPS+0.005% LMCOS组、LPS+0.05% LMCOS组和LPS+0.5% LMCOS组;每组5只,LPS的刺激量为10 mg/kg。小鼠浅麻醉后,于颅盖骨皮下注射相应试剂,每只注射300 μL。每周小鼠头部皮下组织和颅骨骨膜之间注射试剂3次,2周后处死,取出颅盖骨进行Micro-CT扫描、H-E染色、TRAP 染色。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骨破坏面积、破骨细胞的形成等骨缺损表现。 结果: Micro-CT扫描、H-E染色、TRAP 染色发现,与PBS组相比,LPS组小鼠颅骨表面的骨破坏十分明显;加入不同浓度的LMCOS后,颅骨骨破坏面积及破骨细胞数目随LMCOS浓度的升高而不断减少。 结论: LMCOS具有抑制LPS诱导的小鼠颅骨骨吸收的作用,提示LMCOS对骨破坏性疾病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mi1对舌鳞癌侧群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探讨
    何倩婷, 汤磊乐, 孙菁菁, 卢志远, 王安训
    2018 (2):  102-107.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02
    摘要 ( 358 )   PDF(4405KB) ( 280 )  
    目的: 探讨Bmi1如何调控舌鳞癌侧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 方法: 首先采用Hoechst33342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舌鳞癌细胞株UM1(高转移株)中的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 SP)和非侧群细胞(non-side population cell, Non-SP)。Transwell 实验检测沉默Bmi1后SP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球囊形成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沉默Bmi1后SP细胞的球囊和克隆形成率;CCK8 实验检测沉默Bmi1后SP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沉默Bmi1后SP细胞中侵袭、转移相关基因(SOD2、Slug)及干细胞标志物(ABCG2、Nanog)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转染Bmi1 siRNA使SP细胞中Bmi1表达水平下调后,S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球囊形成率和克隆形成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SOD2、Slug和干细胞标志物ABCG2和Nanog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结论: 沉默Bmi1可调控舌鳞癌侧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AC1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何宗轩, 王伟, 王奇民, 童磊, 盛善桂, 陈正岗
    2018 (2):  108-113.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03
    摘要 ( 447 )   PDF(4756KB) ( 217 )  
    目的: 构建RAC1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探讨RAC1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针对人RAC1基因设计并合成3条siRNA,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进3组人舌鳞癌细胞CAL27中,以抑制RAC1的表达;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无关核苷酸序列)和空白对照组(未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RAC1 mRNA的表达, Western 免疫印迹实验检测RAC1、PAK1、LIMK1蛋白的表达,通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细胞转染48 h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RAC1干扰组细胞RAC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AK1、LIMK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 结论: 沉默RAC1基因可抑制舌鳞癌CAL27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PAK1、LIMK1的表达下调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RNA-Seq技术筛选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李欢, 杨新杰, 王维戚, 雷德林
    2018 (2):  114-119.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04
    摘要 ( 377 )   PDF(4796KB) ( 660 )  
    目的: 应用RNA-Seq技术分析与施万细胞共培养前、后的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明确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相关基因。 方法: 采用腺样囊性癌与SD大鼠施万细胞共培养模型,分析共培养前、后SACC细胞基因表达变化,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聚类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qRT-PCR对其中6个关键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采用edgeR软件(3.12.1)进行表达差异显著性分析,将P≤0.05、差异表达倍数的绝对值大于1作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结果: 在腺样囊性癌单独培养组与共培养组之间发现395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logFC|≥1.0),其中135个基因上调(34.2%),260个基因下调(65.8%)。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PNI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血管再生、细胞外基质的组成、细胞增殖、凋亡和上皮形态发生;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参与组氨酸代谢、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重要生物学通路。利用qRT-PCR技术对其中6个关键基因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与RNA-Seq趋势一致。 结论: 得到了SACC嗜神经侵袭PNI的相关差异基因,为阐明SACC的嗜神经侵袭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D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夏亮, 胡宇华, 王丽珍, 顾挺, 李江, 田臻
    2018 (2):  120-125.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05
    摘要 ( 318 )   PDF(4092KB) ( 218 )  
    目的: 分析唾液腺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pleomorphic adenoma,MPA)中CDH1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评估CDH1启动子甲基化在E-cadherin沉默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与MPA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患者预后的潜在评估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BSP法分别检测37例MPA临床标本中E-cadherin的表达及CDH1启动子甲基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收集患者资料,进行临床随访,分析CDH1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CDH1高甲基化与E-cadherin沉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CDH1甲基化程度与患者性别、肿瘤分化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CDH1高甲基化者生存率差,淋巴结转移为MPA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CDH1基因高甲基化是MPA中E-cadherin沉默表达的重要调控机制之一,CDH1甲基化有望作为评估MPA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因子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α2巨球蛋白对大鼠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预防作用
    李洁, 孔祥波, 陈雪英, 刘仰, 钟婉珍, 房思炼
    2018 (2):  126-131.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06
    摘要 ( 359 )   PDF(4801KB) ( 300 )  
    目的: 观察和分析在X线照射前于大鼠下颌骨体局部注射α2巨球蛋白(alpha2-macroglobulin, α2M)是否对大鼠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ORN)具有预防作用。 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单纯X线照射组,C组为X线照射前左侧下颌骨局部注射α2M组。大鼠均经麻醉后使用3D打印装置固定,B、C组使用X线生物学辐照器对其左侧下颌骨进行精准照射,每天7 Gy,连续照射5 d;A组假照射;C组在第1次X线照射前30 min于大鼠左侧下颌骨体部骨膜下局部注射0.5 mL 2000 mg/L的α2M,A、B组在同样部位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照射完成后第7天,拔除大鼠左侧下颌3颗磨牙。照射完成后第28天处死所有大鼠,从大体、影像学、病理学等方面系统评估各组大鼠的放射损伤。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B组5只大鼠大体上体重明显减轻、照射区黏膜重度溃疡、受照侧颊部脱毛、咬合关系紊乱;影像学显示明显的骨质缺损;病理观察发现照射区皮质骨空白骨陷窝增多、死骨形成、纤维增生等骨坏死典型症状,证实发生下颌骨ORN,发生率为5/6;与B组相比,C组大鼠大体上仅表现为轻度体重下降及照射区脱毛,影像学上未见明显骨质缺损,病理观察仅见骨髓腔内轻微炎症,皮质骨无明显破坏,骨陷窝空虚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01);C组大鼠下颌骨ORN发生率为零。 结论: X线照射前注射α2M对下颌骨ORN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辛伐他汀联合干扰miR-2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王超, 黎婷, 严斐, 蔡文燕, 蒋星宇, 孙晋虎
    2018 (2):  132-137.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07
    摘要 ( 275 )   PDF(4998KB) ( 256 )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 SIM)联合干扰miR-2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迁移、侵袭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SACC-LM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IC50辛伐他汀组(SIM)、miR-21抑制剂转染组(simiR-21)和联合处理组(simiR-21+SIM)。利用qRT-PCR检测4组细胞中 miR-21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10、20、30、40、50、60 μmol/L)作用48 h后的细胞活性,得出48 h的IC50;观察干扰miR-21后SACC-LM对辛伐他汀的耐药性变化。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不加基质胶)、侵袭能力(加入基质胶)的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EMT途径相关蛋白E-Cadherin、Snail1的表达。应用SPSS 22.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及联合作用组中miR-21表达显著下调(P<0.01),单独药物组中miR-21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辛伐他汀使SACC-LM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干扰miR-21后,SACC-LM对辛伐他汀的耐药性显著降低(P<0.05)。联合作用组中细胞的迁移、侵袭活性较其他处理组相比均受到显著抑制 (P<0.01),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联合作用组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较其他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Snail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 结论: 干扰miR-21能有效降低SACC-LM对辛伐他汀的耐药性,通过与辛伐他汀的联合作用,SACC-LM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其机制可能与Snail1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歇性鼻阻塞对幼年大鼠髁突软骨细胞成软骨作用的早期影响
    孙蕙珺, 王晓玲, 朱妍菲, 于倩, 聂萍, 朱敏
    2018 (2):  138-143.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08
    摘要 ( 338 )   PDF(4723KB) ( 230 )  
    目的: 建立幼年大鼠双侧间歇性鼻阻塞动物模型,探讨鼻阻塞对髁突软骨细胞(mandibular condylar chondrocytes,MCCs)成软骨作用的早期影响。 方法: 64只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A组:对照组,不做处理;B组:间歇性鼻阻塞引起开口呼吸4 d后,去除鼻阻塞因素;C组:间歇性鼻阻塞引起开口呼吸8 d后,去除鼻阻塞因素;D组:间歇性鼻阻塞引起开口呼吸16 d。鼻阻塞时间为每天8:00-16:00。在建模第4、8、12、16天,分别取4组大鼠双侧髁突,进行MCCs体外培养并鉴定,RT-PCR法检测4组MCCs成软骨标志基因(SOX9、COL2a、ACAN、PTHrp)表达的差异。采用 SPSS19.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4 d时B组、C组和D组SOX9、COL2a以及ACAN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但PTHrp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8 d时,B组、C组和D组SOX9、COL2a、ACAN、PTHrp表达量均升高,且B组较C组和D组升高更显著(P<0.05)。12 d时,B、C和D组PTHrp的表达仍显著升高(P<0.05),COL2a、ACAN的表达与对照组持平或降低。16 d时,C组COL2a、ACAN、PTHrp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B组和D组各项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持平或降低。 结论: 幼年大鼠在早期双侧间歇性鼻阻塞致开口呼吸的情况下,髁突软骨细胞成软骨能力呈现先下降,随后代偿性升高,最终仍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早期去除鼻阻塞因素后,髁突软骨细胞成软骨能力可以短期代偿性增强,但长期作用仍然是成软骨能力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疗对Cal27细胞Id-1、HSF1表达的影响
    孙俊伟, 罗丹, 刘浩, 王升志
    2018 (2):  144-148.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09
    摘要 ( 309 )   PDF(3837KB) ( 262 )  
    目的: 探讨热疗对人舌癌Cal27细胞中Id-1、HSF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对Cal27细胞增殖、迁徙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3℃、1 h热疗对Cal27细胞Id-1、HSF1基因表达的影响;CCK-8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Cal27细胞增殖活性、迁徙能力的变化。应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热疗后Id-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HSF1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热疗后2 h,实验组Cal27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热疗可以显著抑制Cal27细胞的迁徙能力(P<0.05)。 结论: 热疗可抑制Cal27细胞的增殖活性、迁徙能力,降低Id-1的表达,升高HSF1的表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地区274例腭裂患者临床特征与ABO血型分析
    史春玲, 李铎, 刘奕
    2018 (2):  149-152.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0
    摘要 ( 469 )   PDF(3121KB) ( 293 )  
    目的: 研究腭裂发生与ABO血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7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274例汉族腭裂患者(年龄为0~61岁)作为病例组,其中男113例,女161例(男∶女=1∶1.42);对照组为本院就诊的978例非唇腭裂患者。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腭裂患者和对照组ABO血型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腭裂患者血型频率特征与对照组均为B>O>A>AB, χ2检验显示腭裂患者与对照组血型分布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先天性腭裂中,不完全性腭裂与单侧完全性腭裂(75.55%)最多见,其次为黏膜下腭裂(22.26%),双侧完全性腭裂(2.19%)最少见。腭裂患者女性(58.76%)多于男性(41.24%),农村患者(54.74%)多于城镇患者(45.26%)。 结论: 先天性腭裂中不完全性腭裂与单侧完全性腭裂最多见,其次为黏膜下腭裂,双侧完全性腭裂最少见。腭裂发生与ABO血型无关,可能与性别、城乡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颌面头颈外科术后气道管理困难的手术因素分析
    杨雅琼, 严佳, 黄燕
    2018 (2):  153-156.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1
    摘要 ( 272 )   PDF(2727KB) ( 462 )  
    目的: 探讨影响颌面头颈外科手术术后发生气道管理困难的手术因素。 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12月间的180例颌面头颈外科术后带人工气道入SICU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类型分为3组,即肿瘤切除术组(60例)、先天性畸形矫正术组(60例)和创伤手术组(60例)。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各组围术期资料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筛选差异指标。 结果: 肿瘤切除术组手术和麻醉时间较另外2组长(P<0.05),需行清醒气管插管比例高(P<0.05),术中出血量多(P<0.05),术后带管时间较长(P<0.05)。创伤手术组镇静不足、躁动发生率较另外2组高(P<0.05)。 结论: 颌面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因局部解剖结构改变,出血、水肿压迫气道等原因,气道梗阻风险较高,给予适度的镇静、镇痛,保留气管插管并延迟拔管,可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阳霉素联合激素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顾玲, 黄迪炎, 付崇建, 王昭领, 王栋, 杨璐, 朱国雄
    2018 (2):  157-161.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2
    摘要 ( 495 )   PDF(4021KB) ( 331 )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联合激素治疗肉芽肿性唇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6年3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肉芽肿性唇炎患者78例,行平阳霉素联合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病例进行对比,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肉芽肿性唇炎患者78例,均接受了对患唇的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治疗次数1~5次不等,平均3次。73例患者治愈,5例好转。所有病例唇肿胀均得到改善,部分病例面部肿胀亦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结论: 平阳霉素联合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肉芽肿性唇炎,安全、经济、有效,能改善唇部顽固性肿胀并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咬合引导的颌骨重建精确度分析及功能评价
    王明一, 王慧珊, 杨劼, 刘剑楠, 曲行舟, 张陈平
    2018 (2):  162-166.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3
    摘要 ( 505 )   PDF(3714KB) ( 489 )  
    目的: 探讨颌骨缺损重建术中移植骨定位的平面优先原则,确保新建的颌骨功能定位与咀嚼功能恢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 对60例颌骨缺损患者,通过数字化虚拟手术设计,确定平面的位置并以其作为参考平面,以咬合关系为引导,进行颌骨定位重建,最终完成种植修复。采集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的CT数据,并与术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移植骨就位和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测定咬合力分布情况,进行功能评价。 结果: 术后1个月时,上颌骨移植腓骨和髂骨就位的精确度分别为(90.28±0.29)%和(89.87±0.41)%,下颌骨分别为(82.21±0.32)%和(89.52±0.18)%,上颌和下颌种植体的精确度分别为(91.72±0.21)%和(86.07±0.26)%。术后6个月时,上颌骨移植腓骨和髂骨就位的精确度分别为(89.24±0.20)%和(89.86±0.37)%,下颌骨分别为(75.39±0.25)%和(85.02±0.17)%,上颌和下颌种植体的精确度分别为(90.22±0.27)%和(85.57±0.31)%。单侧颌骨缺损的咬合力分布健侧为(68.14±8.32)%,患侧为(35.22±5.73)%;而双侧缺损的左、右两侧分别为(52.18±1.75)%和(47.82±2.41)%。 结论: 咬合引导的颌骨重建能够预先确定移植骨的空间位置、种植体的植入位点与方向,最终实现精准的咬合重建,恢复咀嚼功能,是颌骨功能性重建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防性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在接受放化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钱立, 葛奎, 徐兵, 吴嘉骏, 王繁麟, 范晶娴, 张霖
    2018 (2):  167-170.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4
    摘要 ( 417 )   PDF(3084KB) ( 251 )  
    目的: 探讨拟接受放化疗头颈肿瘤患者胃造瘘的时机。 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12月间接受放化疗的头颈肿瘤患者,由放疗科医师根据营养风险评估,估计存在营养障碍问题,拟行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分为放化疗前预防性胃造瘘组(预防性PEG组)和放化疗期间胃造瘘组(反应性PEG组),其中预防性PEG组234例,反应性PEG组93例。检测2组患者置管前、后的体重、白蛋白水平,计算并比较置管前、后BMI及白蛋白变化程度;观察2组患者耐管及创面感染情况,比较2组放疗结束后拔管率的变化。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团体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 放化疗结束后,预防性PEG组BMI、白蛋白值及拔管率均显著高于反应性PEG组(P<0.01),而预防性PEG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被动性PEG组(P<0.05)。 结论: 预防性PEG术能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后的营养状况,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0例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临床分析
    夏韫晖, 曲禄瑶, 梁翔, 姜滨, 钱文涛, 蔡协艺, 张伟杰, 管欣
    2018 (2):  171-175.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5
    摘要 ( 460 )   PDF(3709KB) ( 264 )  
    目的: 分析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来源、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治疗和预后。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组70例患者中,男5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8±11.42岁。主要的发病来源为下颌前磨牙及第一、第二磨牙(38.6%)。根尖周炎是最常见的牙源性感染的病因。治疗包括抗生素和经颈部纵隔引流(63例)、胸廓切开术(7例)。死亡率为5.7%。影响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发生并发症(P<0.005)和严重脓毒症或败血性休克(P<0.002)。 结论: 成功治疗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关键是对疑似症状的迅速诊断、快速CT扫描和彻底的纵隔引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教育
    口腔外科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经验与思考
    于海, 侯锐, 许广杰, 杨霞, 惠小勇, 周宏志, 丁宇翔, 薛洋, 胡开进
    2018 (2):  176-179.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6
    摘要 ( 328 )   PDF(2869KB) ( 229 )  
    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制度。本文从口腔外科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经验,并探讨今后持续开展口腔外科继续医学教育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治疗指南
    Klippel-Trenaunay 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
    赵泽亮 编译, 郑家伟 审校
    2018 (2):  180-184.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7
    摘要 ( 610 )   PDF(3507KB) ( 437 )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 syndrome, KT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脉管疾病,包括3大特征:葡萄酒色斑、软组织和骨的异常过度生长、静脉/淋巴管畸形。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不明。KTS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本文回顾KTS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研究的结果,并提供治疗建议,以帮助更好地处理患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种植修复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邓刚, 刘晶, 于德栋, 吴轶群
    2018 (2):  185-187.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8
    摘要 ( 454 )   PDF(2454KB) ( 563 )  
    目前头颈部肿瘤的常规治疗主要是手术结合放疗,而术后颌骨及相应的牙列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种植牙的普及,更多患者选择种植牙修复头颈部手术后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手术后放疗不仅增加颌骨骨髓炎及黏膜炎的发病率,甚至导致颌骨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RN),影响种植体的存活。因此,尽可能减小放疗对颌骨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种植时机、种植体修复方式及干预手段,对种植体在颌骨内的存留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就种植体在颌骨放疗区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oxc2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沈洪洲, 司家文, 沈国芳
    2018 (2):  188-192.  doi: 10.19438/j.cjoms.2018.02.019
    摘要 ( 579 )   PDF(4019KB) ( 567 )  
    Foxc2属于进化上高度保守的Forkhead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具有典型的Forkhead结构域。Foxc2参与了胚胎发育、上皮-间充质转化、间充质组织分化、脂肪细胞代谢等众多生理过程。Foxc2基因突变或调控异常可导致一系列改变,如淋巴系统和中轴骨系统发育障碍、肿瘤形成、能量代谢异常等。因此,针对Foxc2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与其相关疾病的发病与发展机制。本文就近年来Foxc2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