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 2025, Vol. 23 ›› Issue (4): 313-317.doi: 10.19438/j.cjoms.2025.04.001
杜仲, 郑家伟*, 王延安*
Du Zhong, Zheng Jiawei, Wang Yan'an
摘要: 脉管性疾病主要分为脉管源性肿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1982年,Mulliken和Glowacki提出了革命性生物学分类,即基于内皮细胞增殖特性将其分为“血管瘤”和“脉管畸形”。1996年,该分类被国际脉管性疾病研究学会(ISSVA)采纳,并持续完善至今。2025年4月,在巴黎举行的ISSVA世界大会上,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2018版分类体系予以进一步优化,该体系做出了大量结构性和细节性调整,在实用性、可操作性、简洁性和科学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ISSVA分类的演进过程,反映了对脉管性疾病从形态学到分子机制的认知深化,每次更新都对全球脉管疾病的诊疗标准化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对2025版ISSVA新分类做一介绍和解读,以供临床、科研及学术交流参考。
中图分类号: